道路桥梁工程中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及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19

浏览次数:

来源:湖州市交通运输局

现浇混凝土在公路桥梁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现浇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施工过程中仍存在许多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的出现将直接影响桥梁的整体质量。为避免现浇混凝土出现质量通病,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提高工程效率。

1、道路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原因

1.1 支架不稳定引起的质量问题

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提前搭设好支架体系,如果施工人员没有进行预压,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当中,支架容易出现变形,梁底部挠度过大,侧模发生较大位移,在支架拼缝位置出现漏浆现象,混凝土表面会产生麻面。支架不稳定引起的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原因如下:

(1)支架体系搭设完毕后,施工人员没有进行预压处理,地基与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没有完全消除,在现浇混凝土时,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

(2)铺设在桥梁底部的侧模板格栅密实度与平整度较差,格栅与底模间没有紧密贴合。

(3)梁体侧模板支撑不满足规定的刚度要求,施工人员没有根据梁体侧模板受力情况,布设相应的对拉螺栓。

(4)模板拼接严密性较差,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嵌缝处理,结构的骨料之间所存在着的空隙将会形成一种窝状的窟窿。

(5)底模清理不彻底,存在垃圾与杂物,在浇筑混凝土时,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引发质量通病,严重影响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降低道路与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2 混凝土裂缝病害

由于混凝土养护不规范,现浇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其表面出现较多干缩裂缝,会降低混凝土的施工强度,使混凝土内部强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道路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浇筑,也会对混凝土施工强度产生一定影响,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出现裂缝病害,主要原因如下:

(1)施工人员对混凝土养护工作缺乏足够重视。

(2)在高温环境下,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洒水养护,覆盖不及时,混凝土内部水分快速蒸发,出现干缩裂缝。

1.3 钢筋外露与保护层不足引起的质量通病

由于钢筋与模板直接接触,混凝土浇筑后钢筋外露,严重影响路桥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未设置保护层垫块,或垫块脱落,导致钢筋保护层变薄,降低了现浇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与钢筋碰撞,钢筋移位,影响混凝土施工强度。

1.4 混凝土振捣不合理引起的质量问题

在道路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期间,由于混凝土采用的振捣方式不合理,或者振捣时间较短,出现漏振现象,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麻面。混凝土振捣不规范引起的质量通病原因如下:

(1)振捣人员操作不规范,在振捣施工前未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2)对同一个部位振捣施工的时间过长,影响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强度。

(3)道路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厚度过大,振捣人员未进行分层振捣。

2、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支架不稳定引起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为保证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保证支架稳定,支架必须搭设在稳定地基之上,各项杆件材料满足强度要求。在立杆下部合理设置混凝土板块。应保证基底和立柱缝隙完全解除,并结合上部荷载情况,科学搭设支架。支架搭设完毕后,需进行预压处理,防止混凝土浇筑期间支架出现变形。

(2)底模格栅与支架保持密贴,格栅与底模垫实,并考虑预拱度等因素。

(3)在搭设侧模的过程当中,应根据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科学布设支撑,并配置适量的对拉螺栓。

(4)底模在施工前应经过认真清理并均匀涂抹一层隔离剂,保证现浇混凝土施工强度。

2.2 混凝土裂缝病害防治措施

为避免混凝土出现结构裂缝,施工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无特殊要求的现浇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及时覆盖并洒水养护。若混凝土具备干硬性特点,施工人员需要在高温天气下进行施工,浇筑结束后,需要采取遮阳措施,洒水养护。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通常需要洒水养护7d,并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可以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2)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前,严禁承受任何荷载。

(3)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现浇混凝土施工流程,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加强混凝土棱角保护力度,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较大裂缝。

(4)现浇混凝土施工时,若混凝土结构有裂缝,且裂缝宽度较小,可采用抹灰处理。如果裂缝宽度过大,则需进行灌缝施工。另外,在桥梁工程中,容易发生管道渗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波纹管安装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器与波纹管发生碰撞。同时,接头的承插质量较差,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发生导管渗漏。为提高路桥工程现浇混凝土质量,振动施工中严禁碰撞波纹管、钢筋焊接接头和火花飞溅,以免损坏波纹管。加强接头的密封处理,保证波纹管接头的稳定性,防止漏浆。

2.3 钢筋外露与保护层厚度不足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若道路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出现钢筋外露现象,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强度,钢筋混凝土施工建设过程中,其内部构件的保护层较为薄弱,钢筋和模板之间的贴合程度较为紧凑,一旦混凝土拆模操作中,现场施工人员作业不当,就极其容易导致道路桥梁混凝土工程表面出现钢筋外露的问题。因此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1)认真检查钢筋外观与质量合格证明,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需要开展性能试验,保证钢筋质量。

(2)结合道路桥梁工程设计要求,合理确定钢筋保护层厚度,防止出现钢筋外露现象。施工人员可结合计算结果,制作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在施工环节进行有效加密。

(3)如果出现钢筋外露现象,施工人员需要使用砂浆抹平。为更好地提升混凝土强度,需要在原混凝土表层凿毛,凿毛处理后,洒水保持湿润,不得出现积水,然后进行有效的修补。

2.4 混凝土振捣不规范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如果道路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振捣不规范,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强度,因此,施工单位要明确振捣人员的工作职责,使振捣人员认真遵守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振捣施工。针对一些大型构件,可以采用附着式振捣器,辅以使用插入式振捣棒。针对中小型构件,振捣人员可采取振动台进行混凝土振捣。对钢筋排列密集的部位,采取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有序的振捣。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采取分层浇筑方式,层厚不宜超过30cm,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将振捣棒插入下层10cm左右。布置附着式振捣器时,应根据构造物结构特点合理确定振捣间距。振捣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密实度满足规定要求,待混凝土不再沉降、不产生气泡、出现泛浆,即可以结束振捣作业。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妥善保管各项原材料。由于施工季节不同,施工单位应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在检测混凝土施工强度时,施工人员可采取超声波检测方法,如果发现混凝土施工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制定完善的补救措施。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为保证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全面掌握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选择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确保路桥现浇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监督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安全。本文提出了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措施,从而保证路桥工程现浇混凝土的有序施工,提高路桥工程的整体效益,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路桥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