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舟山市普陀山-朱家尖探索全域旅游综合交通融合发展
|
|||
|
|||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来到,舟山普陀山-朱家尖已然成为舟山旅游的“金名片”、“新热土”。近几年来,普陀山-朱家尖补短板、求突破,迎难而上,优化旅游交通服务水平,积极探索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一、开通旅游班线,打通对内对外“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慈航广场交通枢纽功能。从2016年开始,慈航广场游客集散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和全岛公交环境逐步完善。对外,启用普渡旅游汽车站,结束了慈航广场无陆上客运站的历史,开通了慈航广场至宁波机场、宁波南站(宁波高铁站)的客运班线;对内,逐步完善直达“微公交”,开通了慈航广场到普陀山机场、岱山、朱家尖南沙等各景点的“旅游公交”。舟山公交27路、3路终点设在慈航广场,途经城北车站、新城总站、半升洞码头、墩头客运站等重要车站码头;舟山旅游观光巴士途经慈航广场。建设朱家尖客运站(公交客运站)。该工程用地面积1.24万平方米,总投资5307.38万元。2018年底将完成全部建设并投入使用。建成后的朱家尖客运站将弥补原先公交站场占地面积小、设施设备不齐全的缺点,方便居民游客出行,提供舒适便捷的交通条件,优化朱家尖游客旅游环境。 二、优化路网结构,实现旅游道路“四通八达”。普陀山-朱家尖区域的对外客运格局以公路为主,公路的基础建设和路网规划仍在不断地建设、提升和改造。建设普陀至开化公路舟山朱家尖段公路,全程19.363公里,总投资13亿元,于2016年动工,计划于2019年完工,形成一条富有历史文化气息、地域人文特色的历史人文走廊;实施朱乌线提升改造工程,对南沙至乌石塘9.7公里公路进行提升改造,总投资2023万元,2018年开工,2019年投入使用,打造彰显海岛特色的自然风景长廊,为往来的游客提供别有特色的沿海风景;2017年完成普陀山全山公路提升改造,进行路面“白改黑”、路域环境整治及标志标线完善等工程,实现黑化美化洁化,全山公路串联各大佛教景点、民宿,打造具有浓郁佛教元素的文化走廊与生态富民走廊。 三、补足水路短板,打造水路运输“新风景”。随着游客对水路客运便捷性与舒适性需求的日益提升,给水上客运船舶运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优化工程势在必行。推进普陀山正山门客运中心工程,与朱普线对岸的朱家尖蜈蚣峙码头对称,基本解决游客进出普陀山的交通瓶颈问题,工程建设总投资2.3亿元,于2018年完工。普陀山洛迦山西码头扩建工程于2017年竣工,普陀山短姑-洛迦山老码头改建工程2018年完工,有利于缓解来往洛迦山的船舶停靠紧缺等问题。 不断开辟普陀山-朱家尖辖区内的水运线路以及市内观光旅游航线,开通朱家尖至洛迦山旅游包船航线、朱家尖至莲花洋海域至普陀山区域旅游观光航线,拓展旅游空间,提升旅游档次,为游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陆续打造普陀山航线沿海旅游观光客船,客舱采用超大面积玻璃窗,室内外游客场所栏杆均为玻璃材质,游客可以直面普陀山的山海风光,宽视角、近距离游览普陀山美景;创建普陀山-朱家尖“精品航线”,全力打造一条设施设备完善、船站环境整洁、功能服务齐全、服务品质良好、提质成效突出的国家级“精品航线”。 四、开展综合执法,提升交通旅游大环境。大力开展普陀山-朱家尖旅游交通环境专项治理行动、旅游市场综合管理执法示范点建设等。一是对辖区内非法营运车辆进行强势治理,震慑了从事非法营运行为的同时,维护了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优化了道路运输经营环境,保护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也为游客的出行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二是对出租车营运整治采取现场执法与非现场执法相结合的方式,预防为主,加强现场管理力度,严格执法,加大违规处罚力度,杜绝出租车拒载、不打表、乱收费等行为的发生。三是美化329国道朱家尖段的道路环境,因地制宜,化堵为疏,综合治理公路违规设摊等现象,实现旅游发展与交通管理“两不误”。 |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