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岸电用量连续18个月稳居全省内河首位
发布时间:2023-07-11
浏览次数:
我市岸电用量连续18个月稳居全省内河首位
为全面落实省、市有关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持续减排降碳,市港航管理中心全面推广岸电建设使用,通过加快建设岸电设施、出台岸电补贴政策、打造低碳配套环境等举措,推动岸电用量不断攀升,有效助力绿色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岸电使用量累计达39.7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91.78吨,同比增长48%,岸电用量连续18个月稳居全省内河首位。
一是打基础,全覆盖建设岸电设施。坚持港口岸电市、县全面推进,先后完成城东、南浔、和孚、吕山等水上服务区的岸电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岸电设施智能化改造,率先在全省实现主要码头、水上服务区、公共锚地岸电全覆盖,构建了“广泛接入、自动监控、用电便捷”的岸电应用生态圈。开发运行“湖州港口岸电营运政府监管平台”,对接车船一体岸电云网(e充电APP)数据,集成实时监控、数据统计、故障预警、决策分析等功能,提高岸电使用管理的智慧化水平,实现水上服务区岸电桩扫码取电。1-6月,全市累计建成岸电桩30套,目前全市在役岸电设施433套。
二是降成本,高效率执行补贴政策。主动对接财政、电力等部门,全省率先出台《湖州市港口岸电推广应用补贴实施办法》,对岸电终端用户补贴50%,对公共岸电运营企业补贴20%,湖州岸电价格由1.4元/千瓦时的高位降至最低时的0.314元/千瓦时,使湖州成为全国岸电使用价格最优惠区域,大幅提高船员用电积极性。今年6月,全市岸电用量达8.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8.49%,单月同期用电量再创新高。自2021年6月补贴办法实施至今,用户累计享受电费补贴50余万元。上半年水上服务区和公共锚泊区岸电订单量达9796个,同比增长9.69%。
三是强配套,近零碳打造用电环境。积极推动新能源船舶应用突破,在2022年促成国内内河首艘两千吨级集散两用新能源货船“东兴100”顺利投运基础上,积极对接推进“东兴200”建设,力争到2025年将长湖申航道打造成全国内河首个新能源船舶运输示范航线,目前该航线建设已列入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示范省实施方案绿色安全基层试点项目。同时,探索实施水上服务区低碳试点,以岸电应用引领光伏利用、绿植优化、污水处理、建筑节能、电能替代、碳排管理等低碳举措,并引入“被动房”“近零碳”等先进理念,全省率先完成市域水上服务区光伏全覆盖,建设全省首个水上服务区“被动房”示范项目,推动水上服务区“零碳化”发展。(市港航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