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交通时讯 > 工作动态

杭宁高速公路湖州市区联络线项目TJ02、TJ03标双双荣获“市级监管生态文明工地”称号

发布时间:2025-02-27

浏览次数:

来源:市交通工程中心

2月26日,全市交通建设工程生态文明工地授牌仪式圆满落幕,杭宁高速公路湖州市区联络线项目TJ02、TJ03标凭借卓越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双双荣获“市级监管生态文明工地”称号,为项目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浙江省“千项万亿”重点项目和湖州市“五纵四横”高速路网的核心工程,项目坚持以“两山”理论为引领,通过四大核心举措推动生态文明施工落地见效。

一是绿色施工技术升级,全链条减废降碳。项目以“无废工地”为目标,通过“零废、零排、近零碳”三零工程精准施策。在扬尘治理方面,建立“扬尘监控+喷淋降尘”系统,配备2台全天候洒水车,裸土覆盖率100%,粉尘含量降低80%以上。在资源循环方面,设置6处垃圾分类点,建立三级沉淀池循环利用雨水、冲洗废水及隧道裂隙水,实现水资源节约率超90%;应用无烟等离子切割设备,废气减排量达95%。在低碳机械方面,投入30余台新能源罐车、装载车及节能智慧照明设备,减少碳排放近3000吨,尾气排放趋近于零。在弃渣管控方面,统筹全线弃渣综合利用,实现路基“零借方、零弃方”,年减少渣土污染71.49万吨。

二是智慧工程赋能,数字化提效保安全。面对复杂施工环境,项目以智慧化手段破解难题,在智能加工方面,钢构件加工厂引入钢筋网片、钢拱架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实现无人化流水作业,劳动力投入减少60%,成品合格率达100%。在智慧管控方面,隧道洞口建设智慧指挥中心,集成人员定位、气体监测、视频监控等系统,实时掌握洞内安全数据,风险预警响应效率提升50%。在机械化施工方面,观音山隧道采用“9+N”成套机械(如多臂凿岩台车、自行式仰拱栈桥),机械化换人率达80%,施工效率提升30%,高风险断层施工零事故。

三是生态友好实践,全周期环境保护。项目直面环境敏感区挑战,科学统筹生态保护。在保护区论证方面,针对“东西苕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制定专项保护方案并获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复,投入7000万元优化施工时序,避开鱼类繁殖期。在生态修复方面,覆盖保护区核心区200公顷,保护翘嘴鲌、青虾等10余种鱼类栖息地,施工后水域生态恢复率达100%。在绿色技术研发方面,应用灰土筑基、宕渣回收等创新技术,减少资源浪费30%,打造可复制的绿色建造样板。

四是长效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驱动未来。项目以“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为方向,持续探索创新。在设备更新方面,推广全自动气浮机、车载式泥浆压滤机等30余台节能设备,材料浪费降低25%。在技术迭代方面,研发隧道裂隙水循环利用系统,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95%以上。在行业引领方面,形成“机械化换人、智慧化减人、生态化护人”的施工新模式,为交通建设行业提供绿色转型范本。

下一步,杭宁高速公路湖州市区联络线项目将继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无“废”工地建设,探索绿色生态高速公路建设新路径,打造“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新质生产力,为湖州市乃至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树立标杆。


分享到: